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swab77的博客

时间在流逝。(加西亚·马尔克斯 )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人文寿州典故多  

2014-10-26 15:26:12|  分类: 默认分类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   寿县,古称寿州,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,与亳州和绩溪齐名。这里文化底蕴深厚,好多成语典故都出自这片古老的土地。

  有的成语来自历史故事。例如,“优孟衣冠”:指登场演戏,或一味地模仿别人。出自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。楚相孙叔敖死,其子贫困,优孟着孙叔敖衣冠,模仿其神态,往楚庄王前为寿。庄王大惊,以为孙叔敖复生,欲以为相。优孟假托妻言趁机讽谏,言孙叔敖为相清廉,死后妻子贫困不堪,楚相不足为。于是庄王招其子,封之寝丘。“忧国忘私”:指忧劳国事,不考虑私事。出自南宋时候章樵的《古文苑·楚相孙叔敖碑》:(孙叔敖)“忧国忘私,乘马三年,不别牝牡。”

  有的典故来自历史上的战争。例如,“草木皆兵”:出自唐朝房玄龄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。书中云:“坚与符融登城而望王师,见布阵齐整,将士精锐;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,顾谓融曰:`此亦劲敌也,何谓少乎?'怃然有惧色。”这里记述的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情景,这是东晋与前秦之间展开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。八公山就在寿县北门外不远处。由此产生出“草木皆兵”这一成语,常与“风声鹤唳”连用,形容内心恐惧,疑神疑鬼。在淝水之战这次战争中,还产生出成语“草行露宿”,形容行旅的艰苦或急迫。见房玄龄《晋书·谢玄传》。其中言:“(苻坚)余众弃甲宵遁,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,草行露宿,重以饥冻,死者十七八。”

  有的成语来自神话传说。比如“淮南鸡犬”。东晋葛洪《神仙传·刘安》里,记述汉代淮南王刘安的事迹,传说他随八公(八位神仙)白日升天。书中云:“安临去时,余药器置在中庭,鸡犬舐啄之,尽得升天。”淮南为淮河以南之谓也,非今之淮南市,实指寿县。由此生出成语“淮南鸡犬”,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到势力的人。柳亚子在《题〈饮冰室集〉》里用到过此典故:“逐臭吞膻事可怜,淮南鸡犬早成仙。”显示出诗人对攀附权势者的鄙薄。

出自寿县的著名成语还有“淮橘为枳”(来自寓言故事)、“掣肘”(出自宓子贱理政期间)等。故土有着这些美的积淀,笔者沉浸其中,其精神生活自会日渐充实。

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                 (2014.10.)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0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